7月10日,上海半島酒店二樓,來自美國的艾略特·當納利(Elliot Donnelley)近1.9米的身高在人群中尤為顯眼,他是美國RR當納利(RR Donnelley)家族第五代傳承人,該家族擁有世界五百強、美國印刷大王當納利集團(RR Donnelley & Sons),而其神秘的家族辦公室所持有的資產遠不止此。
再造
“一個大家族如果過度依賴某一家自己創立的公司,最后這家公司失敗,家族亦隨之衰敗。”艾略特說。目前RR當納利家族并非完全控股當納利集團。從第四代開始他們逐步地進行主動撤資,并開啟其它業務,這樣的做法也是其高曾祖父所希望看到的。
時間回溯到1986年,艾略特的高曾祖父 Richard Robert Donnelley在芝加哥開創了印刷事業,那時它還只是一個家庭作坊,隨后又在芝加哥開辦湖邊印刷廠,迎來了印刷行業不可多得的黃金時代。
在其高曾祖父與曾祖父的管理下,當納利的業務延伸到美國各地,而如今已遍布全球,銷售額超過100億美金,員工人數近6萬,作為美國的印刷大王,與加拿大“魁北克”、日本“大日本”和“凸版”印刷公司并稱全球印刷業界四大巨頭。
“我的祖母非常有遠見,她決定逐步撤資,并建立家族辦公室來管理資產。”于是在其父親所處的第四代,家族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減少到50%左右,而到艾略特這一代,只擁有25%的股份,公司CEO也由職業經理人掌舵。在此過程中,第四代有一半的成員在家族企業,到了第五代則只有零星的幾個人還留在當納利工作。
“事實證明這是一次明智的決策。”艾略特說道,僅依靠一家公司的繁榮來支撐整個家族顯然不是長久之計。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印刷業由春天直接進入冬季,美國商業印刷工業的總產值緩慢增長拖累了當納利的增長步伐。
“當納利公司為家族創造了財富,現在需要利用這筆財富去重新再造自己。”艾略特的祖母認為,當納利集團不一定能再持續150年,要利用過去積累的財富、對技術的認知和企業家精神,努力找到新的技術、創造新的公司,再運營150年持續這份家業。
在此過程中,當納利集團本身也并未沒落。雖然美國的印刷量在縮減,但也有的國家還在上升,在全球市場此消彼長中,其通過管理全球投資的組合分配,獲得了持續的增長。此外,隨著幾次技術革新的挑戰,公司自身也在不斷地創新、開拓新業務,并通過并購的方式擴大業務范圍,包括雜志、零售、圖書、電話號簿和印刷,還涉及物流、金融、數據管理等業務。
機制
“我非常幸運,因為我的父母讓我們成長的地方不是在芝加哥。”艾略特回憶道。由于RR當納利家族在芝加哥的影響力非常大,父母為了讓孩子避免這樣的影響,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搬到了加州,艾略特從小和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的孩子們一起長大,在他看來,可以有第一代的創業精神去學習,而不是住在芝加哥獲得家族財富的熏陶。
如今,艾略特已是RR當納利家族第五代投資合伙企業——美國白沙集團投資基金的創始合伙人,管理著其家族辦公室的重要資產,在從事投資工作之余,他亦擔任美國西部慈善工作坊(Philanthropy Workshop West)主席,該工作坊為全球領先的慈善教育計劃之一,由洛克菲勒基金和惠普創辦人所設基金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共同發起成立。
“有時候,你把小孩推出去,反倒是更能收得回來,如果你逼著小孩去繼承什么,反而他做不了。”艾略特以自己親身經歷予以證明,RR當納利家族建立了一個非常好的生態機制,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出去發展的機會,也有回來的機會,通過家族辦公室,把家族的成員當做人力資源去看待,并在關鍵時候支持。“所以家族辦公室不僅是管理資產,也是管理人力資本。”
通過基金會、家族辦公室和每年的大聚會,讓所有的成員能夠非常好地分享信息,交叉學習,并理解家族的業務,“最后說不定哪個喜歡攝影的孩子最后很成功地回來成為老大統管家族事業;或者是某個搞藝術的成員,最后發明了一個革命性的技術,家族辦公室則給予資金支持,做成了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
幫手
RR當納利家族辦公室的模式也開始為中國的富豪們所效仿。不過,辦一個獨立家族辦公室的費用比想象中更高,需要有自己的律師團隊、投資團隊、甚至IT平臺也要自己做。
無論最終是否成立家族辦公室,中國富豪們關于家族傳承的咨詢需求已愈發強烈。“2006年是重要的轉折年份,在此之前,亞洲家族傳承業務的高凈值、超高凈值客戶主要來自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現在前來咨詢方案的每5個新增客戶中,就有一兩個來自中國內地市場。”董黎瀅表示。
近年來,國內第一代企業家已經陸續過了50歲,在海外求學的第二代也已經學成歸國,中國的財富家族正在迎來企業接班、家族傳承高潮,亦在經受著由此帶來的困頓與憂慮。
與歐美的RR當納利家族、愛馬仕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動輒五代到七代的家族傳承經驗不同,國內富豪們對實現永續傳承的架構并不了解,在前期有著大量的咨詢需求。